今年中秋國慶長假,廣東不少街坊將云南、四川,、西藏作為了8天長假期“深度體驗”的目的地,。廣東作為沿海地區(qū),,海拔較低,長期生活在廣東的街坊前往高原,、雪山游玩時是否更容易產生高原反應?高原反應要如何緩解,?南方醫(yī)科大學第五附屬醫(yī)院急診科主任康新做出解答,。
氣壓差、含氧量引起高原反應
“高原反應是指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后,,身體難以適應海拔高度升高出現的氣壓差,、含氧量少,引發(fā)一系列身體癥狀和機能代謝變化,,進而可影響體內氣體交換,、血氧濃度以及血紅蛋白在組織內的釋放速度,從而導致人體供氧不足,,產生高原反應,。”康新介紹,高原反應通常在海拔升高到2500米-3000米時產生,,除了氣壓差和氧氣含量少之外,,高海拔地區(qū)因空氣干燥、紫外線照射,、寒冷等變化也是引起高原反應的因素,。
據介紹,高原反應主要癥狀為頭痛,、頭昏,、眼花、耳鳴,、失眠、乏力,,甚至還可出現胸悶,、呼吸困難、惡心,、嘔吐,、心慌、浮腫等癥狀,。
“如果在高原,、高山上游玩時,出現高原反應嚴重到嘔吐,、行走困難的情況,,要及時知難而退,不要勉強,。”康新介紹,,急性高原反應如果不及時緩解,、治療,可能延長高原反應時間,,或繼發(fā)高原肺水腫,、高原腦水腫,甚至危及生命,。
廣東街坊上高原“高反”概率更高
“為什么有的人到海拔4000米都沒有不適,,有的人要從海拔2500米就開始吸氧?”“肺活量大的人更容易‘高反’,?”“沿海地區(qū)的人更容易‘高反’,?”
康新介紹,影響個人是否高反,、高反是否嚴重的因素有很多,,包括耗氧量、需氧量,、紅細胞比積,、個人健康狀況、居住地,、性別,、年齡、種族等,。在同等條件下,,肺活量大的人通常需氧量、耗氧量更大,,產生“高反”的可能性也更大,。
此外,長期居住在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(qū)的群眾,,身體更加適應低海拔的氣壓,、氧含量和濕度環(huán)境,在登上高海拔地區(qū)后,,發(fā)生“高反”的概率相對要高一些,。
“廣東海拔較低,廣東居民假期游山玩水的時候——特別是高原地區(qū)登山的時候——一定要做好應對‘高反’的防護準備,。” 康新提醒,,在登高前要多喝水,促進新陳代謝,,減少或服用抑制類藥物,。在登山的時候也切莫急于“沖高”,一定要量力而行,。
“慢性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,、器質性心臟病,、腦血管疾病、高血壓病,、嚴重貧血的患者以及神經與精神性疾病,、嚴重慢性疾病的患者,為高原反應的易感人群,,應謹慎前往高原,。”康新提醒,高原反應很容易讓這些基礎疾病加重,,在高原上又缺乏完善的醫(yī)療救治條件,,很容易產生不良的后果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s.cyol.com/articles/2023-10/01/content_Q46QxZfW.html?gid=7roN6L1y
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(qū)從城大道566號 技術支持:永拓科技
粵ICP備15035143號 版權所有2019南方醫(yī)科大學第五附屬醫(yī)院